颅脑损伤实验操作不熟练?
外周神经损伤模型学起来太难?
运动功能行为学常见检测方法如何开展?
「全线赋能“沃”的实验」之实验方法实战教程
为解决大家以上问题,直播第三期将带来
《神经损伤模型研究方法》
从实验操作、模型构建、检测方法
到老师在线答疑解惑
带你彻底掌握神经损伤模型
5月10日(周二)19:00
报名方式
↑↑加群主拉你进群,立即入群免费报名
直播全程免费,群内专业答疑
- 第一部分 - 主题:颅脑损伤实验操作演示 - 第二部分 - 主题:外周神经损伤模型 研究背景 外周神经损伤模型分类 讲师:刘涛 祥宝实验应用高级顾问,毕业于暨南大学,在脊髓损伤和外周神经损伤模型构建及损伤后修复研究方向有丰富的经验,目前主要专注于动物手术与造模实验方案的优化设计,祥宝动物手术与造模解决方案已经服务全球数千家客户。 - 第三部分 - 主题:运动功能行为学检测方法 损伤评估行为学实验 耐力评估行为学实验 讲师:冯巍 祥宝资深解决方案专家,专注于行为学研究,在外周神经、脊髓损伤模型制备,神经损伤行为学,形态学实验上有着丰富的经验,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动物行为学实验解决方案。 上期直播间互动问题 这次我们全部为小伙伴解答 👇👇 Q1:旷场实验是不是必须要在昏暗灯光下进行? A1:旷场实验只要不是强光照射的情况下做就可以的,实验前一般在正式实验前都会把鼠笼先放在测试房间适应30min,不是一定非要在昏暗条件下做,如果是在暗环境下做的话最好用红外摄像头记录以保证后续软件的识别效果。 Q2:旷场大小对实验有影响吗,一般使用什么尺寸? A2:会有一定影响,一般空间增大时,大鼠表现出高频和短距离的运动,小鼠表现出运动量减小同时主要在周边或转角处运动。大鼠多为100*100cm,小鼠多为40*40cm。 Q3:物理方法造模后,后续多久才能恢复正常? A3:物理造模后,若不继续维持,一般2-3周能逐渐恢复,当然也要看具体使用的造模方式和强度,有些文章投稿的时候也会被提到这个问题,所以一般还是留一组动物后续测一下恢复的数据。 Q4:造模前鼠的健康状况如何评估? A4:通过一段时间的持续体重测量和动物体态大致观察来评估,一般体重平稳增长,动物体征(如眼睛,脚趾,尾巴等)没有明显缺损,毛发没有明显损伤的动物都是健康的。 Q5:造模后干预时间需要2周以上,进行行为学测试时,是否需要重新训练? A5:对于短周期的行为学实验(实验过程小于1周,如水迷宫,新物体识别等),不建议在实验周期中间插入2周以上的造模或其他干预;对于长周期的行为学实验(实验过程长于1周,如八臂迷宫,斯金纳箱等),需要重新训练1-2天进行巩固。 Q6:为什么悬尾实验测试6分钟,只记录最后4分钟的数据? A6:类似强迫游泳、悬尾等实验,没有特定的适应期,前期动物的应激反应较大,如果也计算相关参数,可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分析。 Q7:糖水偏好实验为何采用1%蔗糖溶液? A7:1%蔗糖溶液浓度,仅做为一个比较常规的推荐浓度参数。但是不同动物品系的最适蔗糖浓度会略有变化。如使用1%效果不佳,可以进行预实验摸索一个最适浓度。 Q8:动物自主活动降低,是不是说明抑郁小鼠活动能力降低,但这对悬尾和强迫游泳不动值增加是不是不太好解释? A8:箱体里的自主活动,和强迫游泳/悬尾等实验(给了动物不适的刺激)的挣扎不是一个条件下的活动状态,因此也不冲突;一般行为学实验是需要多个实验范式共同评估某一研究问题,某一个实验的结果不能作为最后的考量参数指标。 Q9:新物体识别实验评价指标是否应该是辨别指数? A9:可以是辨别指数,也可以直接比较探索时间的长短。 如果您错过上期直播课 或想再回顾一遍 戳这里→ ↓↓别忘记加群主拉你进群,免费预约本次直播课 进群还可轻松获取后续科研直播课信息 以及更多丰富学术干货~